返回 第876章 蜀地现状  大唐第一皇子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876章 蜀地现状[3/3页]

  爷为何这么说?”

  看了一眼崔思怡,李宽这才解释道:“辽东之地因为苦寒,所以为了赚钱他们能做出任何的改变,哪怕这东西对他们来说很离谱,也会去尝试一番。”

  “陇西靠近商路的人则是不同,常年接触外族,让他们颇为大胆,对于朝廷政令也多有支持。”

  “岭南靠海,不敢说和西域一方一模一样,但也可以说是相似不少。”

  “唯独这蜀地,却是和三处地方不太一样。”

  “自古此地就是富庶之地,安逸自然,蜀地百姓不敢说人人富足,但也不算太差,缺钱这事儿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还是好上不少。”

  “所以才造就了他们现在这性子。”

  说着,李宽抬头叹了一口气。

  “就拿这商人来说,生意他们做的不错,但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商人,少了点进取之心,这也是和其他商人最大的区别。”

  “他们居然在担心本王做生意挤垮他们。”

  说到这里,李宽不由失笑一声,摇了摇头。

  “再说这普通老百姓,朝廷征召劳役本无可厚非,但这些年数量还是减少了不少,多以银钱支付。”

  “但此地老百姓却担心这事儿,说明这些年剑南道的官员并未减轻百姓劳役。”

  “这省下来的钱又不会到了老百姓的手里,他们自然是会担忧。”

  “至于那士子的说法,也可以看得出来蜀地这书院的教育还是落后如今大唐其他的地方。”

  其实对于这第三点,李宽是不愿意承认的。

  毕竟大唐最早的私立书院,在蜀地可有不少,足看出来蜀地学子求学之心。

  但无奈,这些年因为长安有书院的存在,各地也多有建设,只是现在看来,蜀地落下了进度。

  至于原因,李宽不得而知。

  崔思怡见李宽眉头微蹙,轻声道:“既然如此,王爷打算如何应对?”

  李宽思索了片刻,摇摇头道:“现在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,得见到西南六诏的人之后才能做出决断。”

HtΤΡs://WWW.ΤVЬtS.ΝěT/

第876章 蜀地现状[3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